一位正从事汉字研究,并从中寻找超越字面意义而富有历史、人性内涵的作家朋友告诉我,从原始意义上讲,“民”字的造字原则,是由一支针刺穿透眼睛来构成。我听了以后不禁暗自吃惊,这一构图描述的“民”字的意义,使中国封建社会里的“愚民”政策及“吃人”历史昭然若揭。事实正是如此,一个看上去不能再简单的字,一旦追根究底,都有一种令人惊讶的发现,让人联想不断,正所谓“词里春秋”,深不可测。
早在几年前,我在查阅英文辞典时,曾发现在英文单词“critic”(批评家)一词下面,有两条释义:“1,文学、艺术等的批评家、评论家,2,吹毛求疵者、非难者、爱挑剔的人。”把“非难者”和“批评家”放置到一个词下面来使用,是纯粹的偶然吗?从中外批评所经历的漫长历史来看,批评被人不解、挖苦、咒骂的例子并不鲜见,无论批评中的“吹毛求疵”色彩有多重,批评自身却是在骂声中成长起来的,这是批评命运里的主旋律。从古希腊开始,直到近现代,文学史上不乏作家、艺术家对批评不以为然的言辞。批评家真要做到“好处说好,坏处说坏”太不容易了。“critic”一词的释义里,蕴含了文学批评奇特、艰难的历史。翻检一下国内出版的《汉英词典》,会发现这个单词的动词形式“criticize”全然被用来表示“革命批判”、“批评与自我批评”,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政治术语,丝毫没有英文词典里含有的温和中性的“文学、艺术评论”等释义,文学批评只是被当做“评论”而归入到“comment”一词下面。这些都应该被看成是文学批评艰难命运的写照。
语词含义的变化映照着文明历史的变化,英文里的“minister”在今人看来十分显赫,因为它意味着“部长、大臣”的身份,但实际上,它的构词原则却十分卑下,语言学家告诉我们,这个词的构成原则是:“mi?ni-小,-ster名词后缀,表示人;‘小人’———臣仆,古时大臣对君王自称为‘小人’,转为现今的部长。”(《英语构词解析》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,第305页),如果有人认为“小人”一词十分显赫,那就不可理喻了。一个单词的释义变化,真让我们想到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漫长进程。显赫如“minister”这样的词,稍一追究就见出了“小”来,我们就真懂得了“语词的密林”意味着什么。
当个“码字儿”的角色并不轻松,因为不说字的编法、“码”法千变万化,每个字都是跳动不居的活生生的生命,积淀着历史与生命内涵。我们虽不一定要在每一个字词面前驻足沉思,寻找微言大义。但一定要善待字词,如此才能同语言文字和谐共存。